close

回顧十年,我跟口琴 01

文/李讓  整理/小編

 

  轉眼間吹口琴快滿十年了啊......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那之前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但又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吹了很久的口琴,都快忘記沒有口琴可吹的十年前自己是怎麼過日子的。

  十年前的今天,我還只是個準備畢業的國中生,不懂樂理也不懂口琴的,很喜歡聽音樂是真的,單純喜歡罷了:P

  準備升高中的暑假,等開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爸爸拿起口琴在吹,當時吹的歌曲是〈甜蜜的家庭〉。覺得很不錯,溫馨又好聽,全家人也都充滿好奇心圍觀老爸吹口琴。我問我爸爸口琴難不難,我爸說:「口琴很簡單啊,都是靠音感的,也不用看譜甚麼的,知道旋律拿起來就吹就好了。」

 

  想到這句話,不禁讓我想到自己過去發生過的許多事情。

  國中以前的我,在學業上的表現挺不錯,可以算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了,考試第一名是家常便飯,有次考了第五名就一個人躲到垃圾場去偷偷哭泣,自己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小時候真是非常的愚昧。

  當然,從這點不難發現,我以前是很沒有信心的小孩。那時候的我非常的胖,體能也不好,皮膚白白的看起來像極了農場被照顧的無微不至的豬,我唯一覺得值得自己驕傲的就是功課不錯,也難怪我考試考不好會大受打擊了,雖然第五名也不算很差吧。

  除了功課,我真的非常喜歡聽音樂。

  我們國小國中要上音樂課,課堂上我們要吹直笛,我算是班上吹的不錯的男生,因為難得有個樂器可以玩,所以我常一有空就拿起來吹,但我其實看不懂樂譜,所以吹起來也是完全靠感覺的。有時候狀況好就吹的不錯,狀況不好的時候,失誤率就會比較高,所以那時候聽到爸爸說可以不用看譜,我真的很開心啊!直笛我想說指法比較複雜,口琴應該比較簡單吧?

 

  其實在我念幼稚園的時候,本來是有機會學鋼琴的。那時候我家人讓我學了幾堂鋼琴課,但也許那時候年紀真的太小了吧?老師不管叫我彈甚麼,我都只願意彈譜裡面的一首歌,那首歌叫做〈蜜蜂〉。

  我記得沒錯的話,他從頭到尾只有兩個音──

  「12121212 12121212 12121212 121212121──」

  我想老師應該很生氣吧XD

  所以後來我就沒有繼續學了,現在想想真可惜,不過畢竟都過去了,而且那時候若我繼續學,可能也就不會來學口琴了。

 

  後來我小學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喜歡音樂,那時候主動跟家裡面要求想要學小提琴,家裡面馬上就拒絕啦,沒辦法,自己小時候造的孽。他們覺得我只是想玩玩而已,不會認真練,為了不要浪費錢,所以他們花錢讓我去學速讀、去學珠算、去學圍棋,但就是不願意讓我學音樂了。

  到了國中上音樂課,因為看不懂譜,常覺得吹笛子會有很大的障礙,那時候我還有跑去問音樂老師該怎麼學習視譜,但是每週只有一堂音樂課,老師又要顧到所有同學的進度,所以很難特別幫我加強甚麼,所以視譜能力弱在我小時候一直是心中的痛啊。難怪當時我會那麼開心地想學口琴:P

 

  國三的時候我迷上了「網咖」,可以花一點錢,坐在裡面打電腦打很久、玩線上遊戲或是上網聊天都可以。

  照理說國三應該要好好念書,但我那時候都在打網咖,錢都拿去玩樂玩掉了,可能是有點自暴自棄吧,那時候的自己是很情緒化的,一點小事都會讓我抓狂咆嘯。

  當然,跟朋友狂歡也會非常快樂,只是快樂完又很空虛寂寞。

  當時我有個好朋友「辰」,他最常帶我去大人口中「壞孩子」去的地方,我常常跟他說:「你都把我帶壞了」,但他都會告訴我:「沒有人會把你帶壞,只有你自己要學壞。」

  我不知道這些事情是好是壞,我只知道那時候我覺得他是在我身邊陪伴我的好朋友,重要的是,我覺得他似乎比那些「懂事的好孩子」更明白些甚麼道理似的。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那時候為了網咖,我把飯錢都花光光啦!每天只吃麵包過活,所以──

 

  我瘦啦!

 

  說真的,我不該鼓勵大家用這種方式減肥,但是我自己還真是陰錯陽差之下告別了自己小時候覺得自己很胖體能又很差的形象。可能因為瘦了吧,我的體能也稍微進步了。

  外型的改變讓我比較有一點自信,我高中念的是師大附中,臺灣的第二志願。

  師大附中的社團一向是非常的興盛,因為暑假的事情,讓我對口琴很感興趣,很巧的是,我進附中看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口琴社的榜單。

  我看到口琴社的學長們一個個都考上臺灣的前三志願,覺得他們非常的厲害,當時我心中有個念頭:「原來吹口琴都會考上好學校!」

  就在我腦海中想著這個不太有邏輯的念頭的同時,有一張口琴社的傳單飄到我的腳邊。

  我撿了起來,看到上面畫著地圖。

  我頭也不回,順著地圖,往口琴社的社辦走去。

 

  每次想到我進入口琴社的機緣都覺得很像童話故事的情節,大家聽到都覺得不太真實,不過他還真的發生了。

 

  附中的口琴社是個特別的地方,他的地點在學校的垃圾場旁邊的地下室,聽起來是個很爛的地方,但當我一走到那裡,我覺得不可思議。

  金色的口琴社招牌落落的大方的掛在牆上,「舒馨口琴社」是這裡的名字,他好像在告訴我──這個地方、舒適又溫馨。

  入口處有長凳跟桌子可以讓人坐著聊天吃晚餐,進去以後迎接我的不是凹凸的水泥地而是舒適的木頭地板,門口有鞋櫃,一進去要先脫鞋,走進社辦內我看到電腦以及高級音響和柔和的燈光,舒適整潔的空間之外還有最讓我流連忘返的──學長姐們親切的微笑。

  我馬上就愛上了這個地方!書也不念了!(喂)

  一天到晚跑到社辦跟學長姐學琴。

 

  我們社上有一位老師名叫楊正祥,不過他通常只來指揮大合奏,基本技巧都是學長姊在教的,我印象很深刻,那些高二的學長姐們一個個技巧都非常高超,而且演奏出來的口琴音樂也非常好聽,可能跟他們大部分人都有音樂基礎有關。

  沒有音樂基礎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真的很喜歡聽音樂培養出了不錯的律動感,學起口琴也是還滿快的,而且我真的是很喜歡吹,所以不管走到哪裡,我手上一定都有琴的。當時除了每天到社辦練琴練到八九點才回家,到家前因為不捨得進家門(回到家後怕吵到人就不能大聲練琴了),我還會繞到公園裡面吹個過癮才回家準備休息。

  即便回到家裡,我躺在床上要睡覺了,有時候手裡還抓著琴放在嘴上隨便的吹啊吸的。

  輕輕地呼吸、輕輕的發聲......

  我覺得能學口琴真是太好啦!

 

  我們高中九月開學,口琴社第一次新生檢定在十一月。我們檢定的曲子,就是那首影響我一輩子的歌曲──

  〈甜蜜的家庭〉。

 

  練完甜蜜的家庭以後,我發現我其實沒有很喜歡舌堵伴奏,我覺得我自己最初想像中口琴跟自己當時在練的東西似乎不太一樣,當初我聽到我爸爸吹〈甜蜜的家庭〉,我覺得那是非常溫馨的,複音口琴的聲音有某種穿透力,可以讓我想起溫馨甜蜜的回憶。但是加上舌堵伴奏,我突然間覺得好像就是甚麼地方怪怪的。並不是說這個技巧不好,只是我好像沒有很喜歡。加上自己的年紀跟領悟力也有限,所以沒辦法詮釋出讓自己滿意的聲音吧。

  學長姐們也開始為了「比賽」練一些困難的曲子,老實說有一些我也並沒有很喜歡。

  漸漸的,我開始對口琴這個樂器染上了問號。

 

  我這邊要澄清的是,此刻的我並沒有對這個樂器有成見或是特別偏愛哪種琴。

  我半音階吹的比較好,所以我沒那麼常吹複音,那並不代表我不喜歡複音,只是當時我不喜歡我們吹的曲子(或是技巧)罷了。

  但是,在那時候我並沒有辦法分辨我不喜歡的是曲子本身還是樂器的聲音,或者是不喜歡自己的詮釋。

  我只是越吹越覺得自己不再那麼喜歡吹口琴,卻不瞭解問題在哪裡。

 

  就在我學口琴學了半年之後,我聽到了影響我一輩子的口琴表演。

  2002年寒假,我們參加了口琴社畢業的學長姐們辦給在校生的口琴營隊。

 

 

  在那裡,我碰到了JUDY'S......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十年 日記 的頭像
    十年 日記

    口琴雙料世界冠軍 李讓 回顧音樂會‧門票熱賣中!(第一場2011/9/9;第二場2011/9/10)

    十年 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